EN

2017年我国原料药外贸业绩创新高

发布时间:2018-03-08

发布者:国际药物制剂网

2017年,随着全球经济明显回暖和我国经济发展好于预期,我国原料药产品进出口贸易在经过两年的调整后重现较快增长局面,进出口额再创新高,达到378.4亿美元,同比增长13.84%,在西药贸易中占比54.5%,较2010年减少16%。相对而言,附加值较高的西药制剂和生化药产品进出口额在西药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反映出我国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果。

■ 出口呈现量价齐升

2017年,我国原料药出口呈现量价齐升态势:出口数量达到896.15万吨,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33%;出口均价触底反弹,同比上涨4.96%,较上年价格有所修复。在二者的叠加作用下,出口额同比增长13.71%,达到291.17亿美元。

在整体形势向好的环境下,大部分原料药细分类别出口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大宗原料药如维生素类、氨基酸类、氨基糖苷类、解热镇痛类等出口额同比增长率达到两位数。维生素类表现突出,出口额同比增长46%,出口数量和均价分别同比增长14%和28%。其中,VA、VB1、VC、VD等品种出口均同比增长40%以上。氨基酸类原料药中的苏氨酸、蛋氨酸、谷氨酸等品种出口额同比增幅超过40%。氨基糖苷类原料药中链霉素出口额实现83%的同比增长,而庆大霉素出口额则同比减少了3%;解热镇痛类原料药主要出口品种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安乃近等也均有5%~14%的同比增幅。青霉素类、激素类、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等大宗原料药品类出口同比增幅较小,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部分品类如大环内酯类、磺胺类、氯霉素类等受出口数量减少影响,出口额出现一定程度减少。

我国原料药出口市场格局基本保持稳定,亚洲、欧洲、北美洲依然是前三大出口市场,占比分别达到46%、27.9%和14.5%。我国对亚洲出口的原料药达468.22万吨,货值133.84亿美元,同比增长11.59%,出口均价低于全部市场出口均价12%,说明我国对亚洲市场出口原料药以低价产品为主,价格是竞争优势之一;对欧洲出口原料药186.89万吨,货值81.27亿美元,同比增长10.59%,出口均价高于全部市场出口均价34%,其中对欧盟国家和地区的原料药出口均价更是高出全部市场出口均价49%;对北美洲出口原料药83.62万吨,货值42.2亿美元,同比增长23.91%,出口均价高于全部市场出口均价55%。对欧洲和北美洲出口的原料药均价较高,说明当地市场更关注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原料药。

■ 民营企业担纲出口主角

2017年,我国原料药共出口到195个国家和地区。在对我国原料药领域频繁发起贸易争端,并加大对我国原料药企业现场检查的背景下,印度为我国最大的原料药出口目的地,全年输入我国原料药货值44.27亿美元,同比增长13.52%,并表现出量价齐升的态势。美国保持在第二的席位,全年进口我国原料药39.2亿美元,同比增长23.84%,是前十强中的最高增长率,这与2017年美国解除对我国一些原料药企业的进口禁令有关。日本、韩国、德国、荷兰分别凭借我国对其原料药出口额10%~15%不等的同比增长率稳居第三至第六名,意大利、西班牙也继续跻身榜单前十强之列。2017年我国对巴西原料药出口额同比增长23.11%,助其跃居我国原料药出口目的地第七位。前十强占据了我国原料药出口额的61%,出口集中度较高。

2017年,我国共有1.1万家企业经营原料药出口业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07家,经营企业家数已经连续4年保持增长,增加的主要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原料药出口主力军,一直保持较强的出口活力,2017年合计出口额为180.36亿美元,同比增长17.72%,占比升至62%,企业家数增加了698家;近年来国有企业原料药出口额持续减少,2017年则有所增长,出口额为37.76亿美元,同比增长7.57%,占比收缩至13%;三资企业业绩也有所增长,出口额同比上升7.8%,占比收缩至25%。

石药集团、普洛药业、华海药业、创诺医药、联邦制药、浙江医药、亿帆医药、江西天新、浙江化工、新华制药10家原料药龙头企业位居我国原料药出口企业榜单前十强,合计出口额为24.02亿美元,占比8.25%;出口额过亿美元的企业已达32家,超5000万美元的已达107家,占比分别达18.89%和36.68%。不过,相比我国已有1.1万家原料药出口企业的情况而言,出口企业集中度仍然较低。

■ 进口额增长14.33%

2017年,我国进口原料药产品169.76万吨,同比增长11.43%,进口额为87.23亿美元,同比增长14.3%,同期进口均价只小幅上涨2.57%。导致进口增长的原因有二:一是国内医药市场需求增长;二是国内环保压力下,部分企业从使用自产原料药转向国际采购。

维生素类、头孢菌素类、心血管系统类等进口量较大的原料药进口增速加快,进口数量均增长超过30%,导致进口金额分别增长12%、15%和362%,后者增幅数字较大源于阿托伐他汀钙和阿卡波糖进口大增;大环内酯类、磺胺类、青霉素类、麻醉用药等以往进口金额不大的原料药的进口金额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增幅在32%~225%;还有部分原料药如氨基酸类、激素类、四环素类、解热镇痛类等进口额减少,降幅为10%~30%。

2017年,我国进口的原料药产品仍然主要来自欧亚两洲,进口额分别为44.46亿美元和31.1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22%和16.13%,合计占据我国原料药总进口量的87%。从具体国家或地区来看,爱尔兰以10.64亿美元的出口额和36.5%的同比增幅一跃成为我国原料药产品最大进口来源国,其增长主要靠心血管类和抗感染类原料药作出贡献;日本和美国对我国出口原料药也均超过10亿美元,分列我国原料药进口来源榜单第二、第三位。

2017年,我国从事原料药进口业务的企业家数比2016年增加172家至6469家。其中,民营企业数量首次超过三资企业,达到3076家,但其进口业绩仍只占到我国原料药进口总额的21%,科园信海、扬子江等企业进口业绩突出;3037家三资企业经营了我国原料药进口总额的72%,同比增长14.5%,辉瑞、通用电气、施贵宝、阿斯利康、罗氏、拜耳、德固赛、默克、卫材、施维雅等跨国企业在我国原料药进口业务中继续处于领先地位。

  • 全国服务热线 020-3873-0646

    扫码关注微信
    获得最新动态

关于天润
公司简介
发展历程
企业文化
荣誉资质
彼迪正天
新闻资讯
会议资讯
公司动态
行业动态
产品中心
品牌
应用
药用原料
药用包材
样品申请
技术服务
服务体系
技术分享